发展规划
 本馆简介 
 发展规划 
 组织机构 
 馆舍风貌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本馆概况>>发展规划>>正文

图书馆2011——2015建设发展规划

2015年10月10日 14:22  点击:[]

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文献信息中心、知识服务中心、学习活动中心,是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有效信息支撑的学术性服务机构。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与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建设发展相适应。为此按照贵州省关于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及其学校发展愿景与十二五发展规划需求,结合图书馆实际,制定本规划。

规划指导思想:以2015年新馆落成、整体搬迁为契机,谋划和优化功能布局、并以2015年合格评估为时间节点,力争资源累积在生均量上的达成和结构的合理性调整为重点,加强围绕专业学习、教育理论、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社会适应等为中心阅读指导的同时,加强基于资源高效化利用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把我校图书馆建设成为在涵盖学校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门类、专业和足够的通识性读物的基础上,充分满足各专业学生专业与个性发展所需、体现教师教育特色的馆藏体系,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的、能与各地方性同类院校同步发展,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的文献中心、检索中心,最终以成为我省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文献信息咨询中心、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拥有较为全面的辐射和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能力的应用性为主的教育类专业图书馆。

一、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夯实信息服务基础。

1、提高文献资源的质量。顺应学校学科和专业布局规划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需要,合理地组织馆藏,既要有利于文献信息的管理和保护,更要有利于信息的充分利用、有效利用。文献资源采集兼顾纸质文献、电子图书和其他载体文献,保持重要文献和教育特色资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基教(教材、教辅、基教研究)文献(含数据库)、与我省有关的地方类文献、贵州籍学者文献、优势学科及研究文献,以之作为馆藏特色的重要支撑和亮点,同时注重收藏本校的以及与本校有关的出版物和学术文献。

2、通过各种交流渠道,以国内文献为主,收集国内外各种类型文献的目录,同时完整、系统、连续性地搜集和定购核心文献,强化、凸显教师教育馆藏体系。逐步提高教育类图书馆藏比例,适当增加复本,同时扩大种类,兼顾已有收藏基础的其他纸质文献馆藏;从文献资源共享的角度组织印刷型文献的收集,并以纸质文献与电子图书相结合为原则,逐步增加电子文献的采购和收藏,关注教学和科研所需文献的保障率,为与基础教育互动创造条件。

3、对采集的文献信息资源及时进行科学的加工整序,缩短新购文献的上架周期,为读者提供及时服务。

4、注重目录体系的建设和原有数据的修订,加强书目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保证数据与资源的一致性;建立完善的多渠道满足的文献信息检索系统,提高文献获取的满足率。

具体目标:至2014年底,使各类印刷文献总量从现在的约9万种60余万册,增至逾20万种100万余册;电子图书由22万册增至150余万册;数据库及应用平台由现在的7个增至14个,其中至少包括1个及以上外文数据库。力争建成1个及以上自建数据库。

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情报资源,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1、以“读者为本、服务育人”为宗旨,开展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读者

培训及资源推荐工作,提高各种文献的利用率。

(1)兼顾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其他载体文献的流通阅览,根据新馆结构,完善功能分区,扩大纸质文献的全开架、大流通及藏、借、阅、咨、展和便捷的网上资源服务。

(2)通过编制各学科、专业的推荐书目、导读数目、举办书刊展评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指导,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及有效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3)加强读者文献资源检索技能的培训。选用素质高、业务精、微机检索

技能较高的人员作为专、兼职教师,编写“信息检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力争纳入素质拓展课程目录,重点培养学生多手段、多途径的检索技能,建

立检索实习室,培养实际检索能力。

(4)建立参考咨询部,实施学科馆员制度,针针对性引进和培养足够的学

科馆员,积极开展参考咨询、文献信息定题检索、信息编译和分析研究、最

新文献报道等学科化、知识化、个性化的专业信息服务。

(5)按照《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的相关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和专业的特

点,坚持书刊借阅服务时间每周应达到94.5小时以上,并在假期保持一定的

开放时间;网上资源的服务做到7*24小时开放。

三、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1、不断更新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业务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规定考核办法,做到工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

2、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服务手段,严格遵循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加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物联化建设,特别侧重建设有教育特色、地方特色的数据库的立项研究工作,并随着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调整业务流程,便利读者查询,节省读者时间。

3、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有计划地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组织专业人员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促进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鼓励和提供理论研究的应用性转化和条件。

4、采取不同方式,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或解聘、晋升或降职、奖励的依据。

5、注重工作数量、效果的统计和积累,按照有关规范做好统计工作,妥善做好各类统计数据、文件档案的整理和保存工作。

四、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素质。

1、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职业道德,严守职业规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2、根据读者人数、类型、资源数量、服务项目与时间、设备设施维护的要求、馆舍分布等因素,有计划地补充各类图书馆工作人员。

3、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按照《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规定,有计划地聘任多种学科的专业人员,使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和年龄结构趋于合理。根据我馆人员现状,要特别注重选用和聘任图书馆、信息化、自动化专业人才,以适应和补充图书馆现代化、数字化、专业化、标准化工作的需要。

4、结合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在职人员培训,使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员都能在理论、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得到提高,特别是在自动化方面进行全员培训。

五、科学谋划新馆功能布局,加强经费计划使用和设备的管理。

1、以整体性迁入新馆为契机,全面体现空间多元化、功能多元化和服务多元化办馆思想,将其建设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并逐步和适度拓展到为基础教育提供信息服务的公共服务的文化设施,使其成为承载特色服务、数字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与专业化服务的平台,即为集藏书、借阅、研究、展览、社会服务和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

2、认真做好预算,有计划地科学合理地使用学校和其他渠道所获的图书馆事业发展经费。

3、在临时馆舍和迁入新馆后持续做好图书馆馆舍、设备维修工作,注重内外环境的美化绿化,加强防火、防水等各项安全防护措施,改善灯光、通风、防寒、防暑等条件,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