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图书馆参考咨询部】
这些数据你应该知道,用数据科学认识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传染性强、危害大,自疫情发生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种类众多,其中传染病占据重要席位。
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会上强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根据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共39种。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数据,2019年12月份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数1707322人、死亡数2636人,12月是2019年传染病疫情最严重的月份。根据发布的月度数据计算所得,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数10860565人、死亡数25070人;其中,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3679110人、死亡数24718人,发病数和死亡数占法定传染病比重分别为33.9%、98.6%;丙类传染病发病数7181455人、死亡数352人,发病数和死亡数占法定传染病的比重分别为66.1%、1.4%。
2019年各月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数、死亡数(人)
从全国法定传染疾病数据看,2018年我国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发病率单位:1/10万)前三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92.1537)、肺结核(59.2716)、梅毒(35.6276);死亡率前三名依次为艾滋病(1.3459)、肺结核(0.2257)、病毒性肝炎(0.0381);病死率前三名依次为狂犬病(97.16%)、人感染H7N9禽流感(50%)、艾滋病(29.27%)。可见,艾滋病的发病率虽然相对较低,但是死亡率约为第二名肺结核的6倍,病死率也名列前茅。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的,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进而使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因此病死率较高。
2018年全国28种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
截止到2020年5月11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累计确诊病例84450例,累计死亡病例4644例,病死率5.55%,如果与2018年法定传染病相比较的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死率将进入前七名,但是仍低于2003年SARS的病死率(6.55%)。而且经过无数逆行者在全国各地的奋战,治疗手段的不断优化,各种防控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认病例在减少,治愈患者病例在不断增加,形势逐渐明朗,相信很快我们就能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民生经济将重新走上正轨。但是,面临返工潮,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仍需注意个人防护,严格遵守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
【注:提供内容经中国知网授权许可】